查看原文
其他

奚美娟自述性别崛起引热议:那些叫“招娣”的女孩,后来都怎样了?

精英说 精英说 2021-06-17

在莫言的小说《丰乳肥臀》中,母亲上官鲁氏生育了八个女儿,分别叫做:来弟、招弟、领弟、想弟、盼弟、念弟、求弟和玉女。名字就像一个最短的符号,象征着父母对我们的殷切期待,但在此时却满是对生育男孩的强大渴望,与生女的不满与厌恶。重男轻女曾是过往百余年里,中国女性争取性别平等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最大的桎梏,但现实如今那些残旧的封建思想,仍正以新的面貌与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。在赵薇监制、李少红导演的《云重传》中,奚美娟饰演的云重从老年女性的视角回顾自己不乏传奇的一生。这位因继承家族手艺的女孩,被封建思想荼毒,被迫以男性的角色活在世界上,并“错位”娶妻,抱憾一生。图片来源于《听见她说》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00至2010年出生的总人口大约1.46亿,其中男生7952万比女生6688万,竟整整多出1264万。
这巨大的差别很能说明问题。为此有网友惊呼:年轻一代,越来越“重男轻女”了。
在“重男轻女”的父母心中,只有儿子能够继承他们的所有,而女儿只是一个辅助工具,人们希望用一个“奉献型“的女孩,成就一个“完美”的男孩。殊不知,重男,是在废掉弟弟;轻女,是在耗掉姐姐。重男轻女,毁掉的是一整个家庭。

扮男人娶妻的“真女人”


在赵薇监制的《云重传》中,“老戏骨”奚美娟饰演的司徒云重出生在一个广彩匠人世家。

这个庞大的家族,三代单传、家教甚严,广彩技艺的传承还秉持着“传男不传女”的思想,为此族人早早给接班人起了男孩的名字:云重。图片来源于《听见她说》
令人扼腕的是,孩子呱呱坠地之时,可惜是女儿身,让老东家大失所望,
为了传承家族手艺,这个女孩生下来的第二天就被当做男孩来养,并且根据家规,云重“少爷”不许出门半步,只能在祖宅的一亩三分地里学手艺。
图片来源于《听见她说》
在奚美娟的演绎之下,云重不平凡的故事被云淡风轻地慢慢道来,但她在性别上的自我认知却复杂而深刻。
在云重的身份认知里,自己一直是要继承祖业的男孩,但另一方面,云重和女性在一起时,更加轻松自如,与男性相处反而别扭。直到12岁时,云重遇到了当学徒的胜龙,才开始有了少女感。
胜龙时常握着小“云重”的手作画,两人懵懂初开,心生好感,但云重并不知道这就是男女之情。后来因胜龙参军,两人再也杳无音讯了,这段初恋无疾而终。

随着爷爷病入膏肓,义顺隆家族家道中落,媒婆踏破云重家的门槛为“他”说媒,以此给爷爷冲喜。
图片来源于《听见她说》
云重的母亲有苦难言,为了不让乡里临亲谣言四起,决定在乡下买一个智障女孩与云重结了婚。实际上,爷爷为了家族的荣耀和延续,至死也没有讲出云重女儿身的秘密
生在旧时代,司徒云重作为一个女性的身份,是不被允许和期待的。她尚未降临于世,还在娘胎中,就是一个“替代者”的存在,所以,她的命运在出生的那一刻便早已注定。
正如她自己所说:“自打出生,我就是被当作男孩儿养的,我一生下来就是为义顺隆活着的。”所以,她的一生是“女人”扮演“男人”的一生,也是被“献祭”的一生。
图片来源于《听见她说》
云重这个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感的女性,她在家族责任和个体认知上不断进行着选择与挣扎,性别的自我认知几乎贯穿了她的一生。
而爷爷对“孙子”云重的期待、厚望更像是她一辈子拿错的行李,与对的人错过。

迟一步、晚一些完成了对自己性别的认知,抱憾终身,带来了无尽的痛苦。

为生男孩,他们喂孕妇吃“转胎药”
根据国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鉴数据显示,性别比整体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,男多女少越来越严重。

经过北大郭志刚教授对“五普”(2000年)数据的分析,计划生育宽松的地区,新生儿性别比相对正常;计划生育严格的地区,新生儿性别比明显失衡,其中“一孩半”地区尤为严重。

当“重男轻女”的思想,撞上独生子女或“一孩半”的政策,再加入技术的催化,就产生了扭曲现实的力量——“既然只能(再)生一个,那总要想办法生个男孩”。
重男轻女这一现象目前最直观的数据就是“新生儿性别比”,性别比越高,意味着人为干预胎儿性别越多。
图片来源于纪录片《生门》
在一些育儿论坛上,“接女翻男”热词频现,意味着很多孕妇做完B超,得知怀女儿时,他们便寄托于“玄学”,人为干预将腹中女儿变成男孩。
在处处宣扬“男女平等”的今天,一部分妈妈仍在网络上疯狂发文求男孩:“翻盘生儿子,点赞接男宝”

打开小红书搜索“接男宝”,能出现多达1W+的笔记,这些帖子的内容大多是自己怀孕,并成功分娩出一个男婴。于是评论区里很多想要生男孩的宝妈纷纷留言,跟帖回复“接男宝,接好孕”。图片来源自小红书截图
当孕妇在一些论坛留言,苦闷自己二胎又是女儿时,一些“接女翻男”回帖应接不暇。
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则将“生子”愿望看成了潜在的商机,转胎丸应运而生。
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
有的转胎丸是谋财:用普通的维生素小糖丸,给人一点心理安慰,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。
还有一种转胎丸,则是谋财害命。因为这种致命性转胎丸里,含有大量雄性激素。孕妇在孕期大量服用雄性激素,很可能会直接导致流产。
而临床上的“药流”,经常会用雄性激素作为辅助,即使没有流产,生下来的孩子,也很容易产生两性畸形,成为“双性人”。
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
在河南洛阳,有一位孕妇,因为太希望能生个儿子,病急乱投医,在花高价买得转胎丸后,误将其当作“救命药”吃。

结果,生下的女孩生殖器官异常,同时外在形象上,女孩具有男性特征,体毛浓密、肌肉发达,有喉结,面部也是男性。
双性人对性别的自我认知,身体的自然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,这场悲剧背后,最终承担后果的只有那些无辜孩童。

功能性养育造成的成长悲剧
近年来,“重男轻女”思想甚至有所复苏,成为“生育”议题的坚硬触角。
豆瓣8.5分的热播剧《都挺好》中,就曾道出很多家庭不为人知的辛酸:亲子之爱,或许就是一场“你养我小,我养你老”的功能性养育。
而在这场苏母的功能性养育中,差异化对待每一个小孩,最后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的性格,造成了各自的悲剧。
图片来源于必应
家里一共四间房。为了供去斯坦福读书的大儿子留学,苏母卖掉了女儿房间凑学费;为了让游手好闲的二哥过得好,买房结婚,原本希望考上清华改变命运的苏明玉被安排进入一个免费的“师范大学”。
苏母对三个小孩的养育分得清清楚楚,还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:“我们只负责到18岁,你是个女孩要嫁人的,父母不图你养老。”
图片来源于必应
老大苏明哲,最给家里争面子:清华毕业,定居美国,妻女幸福。

长子是苏母最骄傲的作品,但在在面对家庭关系时,变得愚孝:为了所谓的养老,不顾妻子的反对,接父亲来美国安度晚年;就在自己失业,无法养活家庭时,也要硬着头皮出钱为父亲买房,孙明诚的拧巴之处就在于被所谓的“孝道”框住。
而从小讨好、依赖母亲的苏明诚直到三十多岁,还在靠母亲的补给度日,造成了生活能力和心智发展的不成熟,最终以离婚的方式结束了家庭关系,重新认知自我。
图片来源于必应
小女儿从小受到“重男轻女”的思想荼毒,从小输在起跑线上。虽然在干出了一番事业,但她没有在亲情、家庭里获得成长需要的关爱,甚至造成了性格偏激、冷漠的一面。
功能性养育,让这三个孩子的命运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差距,而这样的家庭模式在生活中,并不少见。

曾经,一则“一家11个闺女1个儿子,姐姐们凑32万给弟弟娶媳妇”的新闻轰动全网。
图片来源于必应
12个小孩的母亲平时就靠在煤矿打工和种地为生,生了11个女儿才生出来儿子,因为违反计划生育被罚了不少款,因此家庭情况一直不好。
父亲也是老来得子,直到50岁,才盼到这个宝贝儿子。小儿子结婚,基本就是举全家之力助小弟组成圆满家庭。
不管这11个姐姐是否心甘情愿,这种家庭构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:因为家里超生孩子多,家里被罚了不少钱。其中一位用功读书的姐姐在高考那年被北京某大学录取。
图片来源于必应
但考虑到家境,姐姐仅看了一眼通知书,就去县城开始打工,养活家庭,人生的跨越节奏按下了“暂停键”。
可以说,如果父母不受传统的“重男轻女”思想影响,顺其自然地看待生育问题,或许他们的生活会比现在好一些。

剥削,就到此为止吧

作家萧红曾感叹:“我一生最大的不幸,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。”

这样的悲叹即便在当下也能获得很多女性的共鸣,一位准妈妈曾表示,她希望生下来的是一位男孩,因为这个社会大环境对女孩来说,有太多的不易和委屈。



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“那些重男轻女中的女生,后来怎么样了?”上千个回答,每一个回答背后,都是对亲情的痛心和失望。


家产不均分已经是小事,从小就当起“扶弟魔”“扶哥魔”的大有人在;因为缺爱自卑、没有安全感,经常自我怀疑,缺乏认同感在爱情中患得患失,折磨自己,折磨别人,甚至直接影响到自己的观念,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。



那些当被称作招娣、迎娣的女孩们,是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渐意识到: 
我的存在对父母而言是没有价值的,不对,也是有价值的,那就是反映出,他们对于生出一个男孩,有着多么强烈的渴求。

而当外界的人意识到,连她们的父母都不认可其存在时,就会把父母加诸其身上的伤害,继续扩大。


同样都是自己的孩子,却因为性别,就有着这样天差地别的对待方式。那么,我们又该如何摆脱这种性别绑架的人生,寻找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?
说姐相信,女孩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,搭建一个“自由”的阶梯,从这可怕的无底洞里,逃出去。

 知乎上一位原名叫做“迎娣”的女孩,在“重男轻女”的土壤上,反抗不公。
在迎来二胎弟弟后,父母愈发忽视姐姐,她很想摆脱这种亲情的忽视与困扰,变开始以自己的方式逃离这个土壤。
她试图说服父母改名。
但在这期间,与家人的矛盾不断激化,而改名的手续繁杂又缓慢,期间还被父母阻挠。但她顽强得坚持下来,成功摆脱了“迎娣”的名字,赋予了自己一个新的称号,新的期待,一个完全与弟弟无关的名字。 
图片来源于必应
就在下定决心改名前,她考上了研究生,期盼过上自己规划的人生,而非根据父母的安排,赚钱供弟弟读书。
听完她的故事,很渺小,却很有力量。
或许,当我们受到家庭的“生男孩”执念的困扰时,我们也应该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,学会保护自己,不再受到侥幸、迷信和无知的叨扰。

希望有一天,当女性与男性真正享受社会同等的地位和认知,那所有的父母都会欣慰、坦然、快乐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。

给文章点个“在看”吧,生命的延续,象征着希望与期待。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是父母爱的结晶。
作者:Anna。在四维空间永葆热情与好奇的探索者。 精英说是全球精英、留学生的聚集地。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,这里有留学新知、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,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。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(ID: elitestalk)。 
Reference:Vista看天下《这部剧的原生家庭悲剧,岂止重男轻女这么简单》武志红《《都挺好》里,那些没说破的事:每个偏爱,都有代价》曲玮玮 《11个亲姐姐给弟弟凑32万彩礼:女人没生儿子,会被笑话。》世界华人周刊《“求求老天爷,让我腹中的女儿变成儿子吧”》英国报姐《为生男孩,他们喂孕妇吃“转胎丸”,却害惨孩子成畸形阴阳人》

你“在看”我吗↓↓↓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